undefined

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,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,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

原文連結:https://movie.yam.com/Ent/Article/20180425151790

 

在觀賞這部口碑極佳的電影之前,我對蘇聯一點也不了解,能夠叫出來的名人大概也只有史達林、戈巴契夫,為了怕看不懂笑點,本來想事先做點功課,無奈沒時間,最後還是毫無準備硬著頭皮進場看了!沒想到,電影才開演15分鐘就讓我笑個不停,即便蘇聯人名又長又難記,劇本也很荒誕離奇,但靠著演員出色的演技、導演流暢的轉場與幽默感,很快就可以讓觀眾融入電影。因為太精彩了,導致電影結束時,還有些令我不捨。回家以後就立刻惡補了不少蘇聯史和笑話。

 

 

史達林,死了沒?當頭棒喝的台灣中文譯名

 

其實最初引起我興趣的是中文譯名,《The Death of Stalin》在台灣翻成《史達林死了沒?》,乍看之下好像是整部電影在圍繞史達林臨終前的故事打轉,事實上,本片的重頭戲是在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的蘇聯政權鬥爭,最後由赫魯雪夫聯合其他政委和元帥,一起成功鬥垮內務部長貝利亞。然而,如此簡明扼要的劇情,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《史達林之死》,而是翻成《史達林死了沒?》呢?

 

畢竟這不是一部歷史紀錄片,而是一部借古諷今的政治戲。史達林死了、遺體遭到火化,但「史達林之魂」卻不滅,依舊在不同時空、不同地方以各種面目出現。

 

為了呈現蘇聯在史達林統治之下的造神崇拜與權力集中帶來的荒誕,電影一開始就安排了一段傷民勞財的血淚故事,音樂會負責人某天接史達林的緊急來電,「偉大的領導」想要當天音樂會的錄音檔,但剛好當天又沒有錄音,只好把表演者全部召回,不巧的是指揮還忽然病發昏倒,負責人不僅要半夜將穿著睡衣的新指揮抓過來,還要付錢安慰大鬧不肯配合重新演出的鋼琴家。更好笑的是,因為室內太空曠,導致演奏時出現回音,為避免影響品質,又只好跑回街上找「人」,其中找來的觀眾不少還是農民,整個演奏會都在狀況外,但因為擔心四周都被裝上監聽器,負責人也不敢有怨言,只能假裝開心地歌頌史達林,但最後還是忍不住吐嘈:「這些人可能連莫札特是誰的不知道。」

 

電影中,蘇聯的人民常常因為領導的一句話,就雞飛狗跳,甚至下一秒可能性命不保。貝利亞去各住家搜索、逮捕人的時候,正好有一棟公寓也是指揮家的住所,當指揮家大門被敲響的時候,他以為自己完蛋了,轉頭跟老婆說了些臨別的話才應門,還好,只是替補音樂會指揮的位置。

 

這個充滿造神運動、告密者風行和言論不自由的恐怖時代,是否感覺有些相似呢?

 

 

風水輪流轉:史達林與他的假面好朋友們

 

而史達林的「假面夥伴」更是片中的核心。史達林倒下以後,大家爭論如何找醫生,從他們的言談中觀眾可以得知,當時國內所有的好醫生都被殺光了,一心希望史達死的的貝利亞,立刻動起歪腦筋,建議集結全國最爛的醫生,「如果史達林沒好,就怪在那些醫生頭上,如果好了,就是醫生的功勞」。這個背景可能是在暗示蘇聯有名的「克里姆林宮醫生案」,據說這是大清洗運動的前兆信號,被捕的醫生多半是猶太人。

 

史達林死後,蘇聯開啟了六人的集體領導年代。電影中,接任主席位子的書記馬林科夫看起來十分軟弱,總是盡量避開赫魯雪夫的競爭,即便貝利亞拿出文件威脅眾人,馬林科夫也執意相信「這些事情跟自己無關」,直到最後一刻,赫魯雪夫要布局槍斃貝利亞之前,馬林科夫的態度也是曖昧不明,例如:抬棺的時候忽略赫魯雪夫徵求同意制裁貝利亞,這讓人懷疑是否故意聽不到(後來赫魯雪夫也懶得問他,就跟其他人說,馬林科夫同意了)。這是因為在歷史上,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兩人其實一直有很好的私交,但在電影中看不太出來。

 

電影沒有演到的最後是,馬林科夫也被赫魯雪夫設局鬥垮,解除職位。赫魯雪夫上台後進行改革,實施「去史達林」政策,但在1964年10月被布里茲涅夫推翻,赫魯雪夫被迫退位,布里茲涅夫掌權後,實行「靜悄悄的史達林化」,開始發表言論肯定史達林之歷史作用,並於1966年初決定終止「非史達林化」。

 

雖然這部電影充滿戲劇性和歡樂,但回頭反省後,會發現細節十分可怕,畢竟人類的歷史是何其相似?在汲取了如此眾多前輩的慘痛經驗,人類真的從中學到教訓了嗎?即便是現今,知識水準提高、高呼民主自由的社會,「史達林」模式還會復辟嗎?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史達林 蘇聯
    全站熱搜

    艾莉克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